close

  打篾扇戴克春/重慶渝中區
  準確說篾扇是編出來的,但我們那時都是說“打扇子”,所以,就約定俗成了。
  在電扇、空調高度發達的今天,過去主要用於扇風送涼的扇子基本淡出了人們的視線,尤其過去農村常用的篾扇,很難見到了。篾扇,除了其功能被現代工具取代,更重要的是打篾扇這門“手藝”在農村已幾近失傳。不要小看打篾扇,還真是一門手藝活。
  其一,選竹子。選打扇子的竹子很有些講究。一般選慈竹。因為慈竹竹節長,容易開片且柔軟,編織時不易折斷。選兩年生的竹子。太嫩的竹子開出的篾片含水量高,扇子沒打好就捲縮了;過老的竹子開出的篾片柔性差,容易折斷,不易編織。選竹節長的竹子。打扇子都是用兩節竹子,只留中間一個竹節,兩頭不要竹節,因此,兩筒竹子之間的節間隔越長越好。竹節間隔短了,打出的扇子又小又不好看。
  其二,開篾片。我們叫“劃篾條”。竹子的外層是青篾,硬度好,韌性好,其餘是黃篾,硬度和韌性都不及外層,錶面又不光滑,感觀差。一塊竹子可以開2~3層,但一般都用外層來打扇子。開篾片有兩個程序:一是開竹條。把一筒竹子先開成竹條。竹條的寬窄決定扇子是否美觀好看,竹條寬了開出的竹片就寬,打出的扇子就顯得粗糙,也看得出“劃篾條”的人的手藝差。竹條過窄,既影響竹片的開削又特別耗費時間。因此,為了扇子的美觀,竹條既要寬窄適度又要寬窄均勻。為確保竹條的寬窄均勻,要把所有的竹條從一個固定寬度模具過一次,我們叫它過“勻刀”。竹條過了這個“勻刀”後,就可以保證所有竹片的寬度均勻一致。二是開竹片,開竹片很考驗一個人的技術,因為竹片的厚薄全是憑各自手上的感覺決定。竹片宜薄不宜厚。
  其三,編扇子。編篾扇分兩部分,上半部分的編法都是一致的,技藝高低的體現主要在下半部分。下半部分要編織出一些花樣來,傳統的編織花樣大概有三種:“人”字格、“回”字格、“樓梯”格。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編織花樣有了一些創新,如編一些字或一些其他圖案。我那時不過十六七歲,對在篾扇上編字非常好奇,認為是一件了不起的手藝。於是便先借別人的扇子學著編織,後來從中掌握了一些規律後,便自己創意編一些別人沒有編織過的字。編織字的過程非常慢,因為各個字的筆畫不一樣,要慢慢摸索,反反覆覆試才能完成。
  雖然,篾扇一般不用了,但希望這門民間傳統“手藝”繼續傳承下去,不能消失。  (原標題:打篾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k34ikvws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